整理旧物箱时,一枚被绒布包裹的小盒子滚了出来。指尖拂去灰尘,打开盒盖,一对哑光黄金耳环静静躺在里面,像两枚被揉皱的金箔,表面泛着温润的柔光,没有亮面耳环那种刺眼的反光,却像被岁月浸润过的琥珀,藏着说不出的故事。
这对耳环是奶奶临终前塞给我的。那时我还在读大学,总嫌她的首饰“老气”,尤其是这副哑光耳环,觉得不如同学戴的钻石闪亮。奶奶却笑着说:“丫头,等你能懂它的好,就戴上吧。”如今十年过去,我再摸这耳环,才懂她说的“好”——原来哑光不是粗糙,而是将金属的锋芒收敛,只留下最本真的质感,像一位沉默的长者,不张扬却让人安心。
记得第一次正式戴它,是在入职后的商务晚宴。我穿着剪裁利落的黑裙,原本想配一对亮面耳钉,却在出门前换了这副哑光耳环。当灯光打在耳畔,那层柔光像给皮肤镀了一层暖纱,既衬得脸庞柔和,又不会抢了正装的气场。同事夸我“气质沉稳”,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奶奶为什么选了哑光——它懂得分寸,知道何时该退一步,让佩戴者的光芒成为焦点。
后来恋爱、结婚,生下女儿,这副耳环始终陪着我。怀孕时孕吐严重,我戴着它去医院产检,护士见我耳朵上那抹温柔的黄,笑着说:“阿姨,你这耳环真雅致。”生产那天,我攥着耳环边缘,仿佛握住了奶奶的手,疼痛里竟多了几分安定。女儿出生后,我用软布轻轻擦拭耳环,指腹触到的不再是冰冷的金属,而是带着体温的暖,像奶奶当年牵我的手,掌心总是温热的。
去年搬家,我把耳环放进新家的首饰盒,偶尔拿出来看看,会发现哑光表面多了些细微的划痕——那是女儿小时候抓我头发时蹭的,或是丈夫帮我系围巾时不小心碰的。这些痕迹非但不丑,反而像岁月刻下的指纹,证明它参与了我的生活。就像奶奶常说的:“好东西要经得起用,经得起时间。”
如今我渐渐明白,哑光黄金耳环的魅力,在于它拒绝喧嚣的华丽,选择做时光的观察者。它不争不抢,却能在每一个重要时刻,默默为佩戴者增添底气;它沉默无声,却能通过每一道纹路,诉说一段段未说出口的故事。就像我们生命中的某些人,不必刻意表现,却永远在那里,用温柔的力量支撑着我们。
合上首饰盒,我将耳环重新放回绒布中。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,落在盒盖上,映出一片柔和的金色。我知道,下一次翻开这个盒子时,它依然会静静地等我,像等待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,用沉默的优雅,继续陪我走过接下来的岁岁年年。